深圳教师招聘之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教育心理学
命题点1: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1.含义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①道德是行为规范的综合,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人对社会道德的主观反应,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②道德的形成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发展还受心理规律的制约。
③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千万人的品德构成了社会风尚。
(二)品德的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多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统一。品德的知、情、意、行具有统一性。四种成分既各有其重要的地位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品德的完整面貌。学生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四种心理成分的协调发展。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人的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在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举止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品德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想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伦理性的道德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调适、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表现为个体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动。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三)品德形成的阶段
1.依从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行为受迫于外界压力而非内在需要。
2.认同
认同是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3.内化
内化阶段的行为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是稳定的品德的形成阶段。
命题点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发展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发展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从品德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观念也向稳定性发展,逐渐发展为较明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
2.自我意识增强
中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道德评价的自律性水平有较大发展,即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到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准备期,10岁以前;萌发期,10~15岁;确定期,15岁以后。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中生的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的趋势是向稳定性发展,多变性减少。
初中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期,表现在能自觉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调节行为,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命题点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教育
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的,则有助于学生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学生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家庭教育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①家庭的气氛;
②父母的表率作用;
③父母的态度与教养方式。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①校风和班风的影响(潜移默化);
②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模范作用;
如果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名师帮你划重点!如果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半是没找对学习方法。233网校推出多层次多种辅导方案,高效通关从选课报名开始。去选课>>
③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
3.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由社会舆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榜样的作用等构成。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因素对其品德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些影响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社会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念:
②电视节目、各种广告、网络等大众传媒;
③社会名流、英雄事迹等榜样作用。
4.同伴群体
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二)内部因素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的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比如,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等,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有以下几条途径: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2.态度定势
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期与评价,进而影响人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量。假如学生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可能会成为耳旁风,甚至引发冲突。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识
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不仅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还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原则。比如,当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其发展的第三阶段时,最好向他们讲解第四阶段的道理。否则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第五或第六阶段的大道理,即使可以熟记这些大道理,也不能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来指导行为。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命题点4: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当然,面对不同对象以及在不同情形之下,具体说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通过说服也可以引发学生产生某些负向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等,这对于改变作弊、吸烟、酗酒等简单的态度有一定的效果。
2)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学生将难以改变原有的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1.榜样的选择
(1)与学生相似的榜样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
(2)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
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容易成为学生向往的、追随的对象,激发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希望通过学习这样的榜样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2.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
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的真人真事的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一般而言,多种示范方式的结合是较有效的。教师、家长作为学生的榜样,也应注意其示范作用,必须言行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也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坚决杜绝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
(三)利用群体的约定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
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一般来讲,应奖励爱护公物、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的物质奖励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过多使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出道德行为后的愉快感、自豪感、欣慰感,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五)价值观辨析(利用理性思维+情绪体验)
价值观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的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1)自由选择。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的?”
2)从多种可选择范围内选择。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你经常考虑什么事情?”
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让学生思考“每一种可供选择途径的后果将会怎样?”
2.赞赏阶段
1)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让学生考虑“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
2)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回答“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
3.行动阶段
1)按自己的选择行事。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知道你赞成什么,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教师问学生:“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